
贵州册三公路文化园位于国道552线平塘境内 韦志胜 摄
在坚定文化自信、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当下,文化品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公路行业需要加强行业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具有文化底蕴、高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公路文化繁荣发展。
│ 什么是文化品牌 │
要探索文化品牌,首先要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既是挖掘企业历史的过程,又是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的过程。
文化品牌是企业文化品牌化的结果。企业文化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次基础上进行精准定位并形成体系后,可以将之概括为特定的人文修养、精神境界和美学品位,文化品牌就是对这些人文修养、精神境界和美学品位的提炼与升华,它更多是源自一种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这种文化的张扬和发展,其实质是文化内蕴的创意与赋形,其核心则在于文化的定位。微观来看,文化品牌就是赋予服务、管理、运营等模式以文化内涵,再将其品牌化并固化和传承,经过不断建设和宣传,获得社会和员工认同,从而达到统领工作、凝心聚力,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 如何打造公路文化品牌 │
公路文化是公路人的根,也是公路人的魂。打造公路行业文化品牌,需要挖掘原有文化,并透过历史的、现有的文化现象,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公路人在长期公路建设中建立起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高度精炼极具公路行业特点、企业特色的内容,树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同时又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在企业内部深入宣贯,强化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公路职工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在外部广泛宣传,展现公路人良好形象,让外界更加全面地认知公路。
从全国交通系统的铁路、公路、邮政、民航等领域来看,都有着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行业精神,如铁路领域的“青藏铁路”精神、邮政领域的“战邮”精神、民航领域的“两航起义”精神、航运领域的 “海辽”精神,以及公路领域的“两路”精神、“铺路石”精神、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奋斗精神,这些精神代表着各行各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犹如灯塔引领着交通人前进的方向,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交通人赓续行业精神血脉,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因子,在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精神传承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播应运而生。公路行业具有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征明显等特点,其文化品牌的打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索。
从历史、空间、价值三个维度去寻根、夯基、铸魂。
从历史维度去寻根,追根溯源挖掘公路文化的内涵。纵观中国道路发展史,在不同时期,公路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东汉训诂书《释名》写到:“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原始的道路就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远古时代轩辕黄帝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从而产生了车行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的道路网;到元朝,大都通往全国的7条主干道形成了颇有规模的道路网;发展到近现代,汽车公路兴起,形成了强大的公路交通立体网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 “路”呈现着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由此衍生的公路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道路经过“人行小径-驼运道-车行道-汽车公路”的历史变迁,顺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不同历史时期,文报传递、官员接待、物资运输、行军作战等方面侧重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在打造公路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寻根是关键,找到了历史文化的根,才能站得稳立得正。
从空间维度中夯基,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域特色中去寻找不同区域的公路文化差异。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的“茶马古道 ”,从江西赣州经浈江、武江、北江而后抵达广州,穿粤、赣二省的“梅关古驿道”,被唐朝诗人李白感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被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称之为“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贵州,有奢香夫人开辟的“龙场九驿”……这些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所承载的经济文化交流意义是相似的,如果要在其中寻找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地域的差异,每一条路因地域环境不同,其文化背景、民族特点也千差万别,那么由此衍生的文化品牌更是各有特色。

贵州省公路局宣讲交通强国好故事《传承》 李瑜 摄
从价值维度去铸魂,在行业内部去寻找思想引领与价值引领的精神源泉。公路精神是推进公路行业发展、公路文化进步的不竭动力,修建青藏公路、康藏公路时形成的“两路精神”,一代代公路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铺路石”精神,甘肃公路人在茫茫戈壁开路、护路、养路形成的“八棵树精神”,贵州公路人在崇山峻岭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形成的“册三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公路行业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公路人的精魂,是公路文化品牌的精神源泉。通过培元铸魂,能够持续推动文化品牌向内生长,凝聚公路人的共识,使公路人的个人价值取向与行业文化品牌理念步调一致,印在脑海,烙在心里。
用SWOT态势分析法梳理脉络,用创意赋予生命力,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相融合打造文化品牌的形与魄。
SWOT态势分析方法在战略分析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应用到文化品牌建设中,是挖掘S(Strengths)、 W(Weaknesses)两个内部因素和O(Opportunities)、T(Threats) 两个外部因素,经过深入调研后将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整理罗列出来,再通过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研究,梳理文化品牌的发展脉络,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一一剖析后得出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文化品牌定位、发展战略及对策等。
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文化品牌源于创造者的才能和创意。打造文化品牌不能背离文化背景,不能忽略文化品牌的地域特征,而同时,文化品牌又是一个集合了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既传承着过去,又连接着未来,创意赋予了品牌生命力,承载着人们基于现实的梦想。在将文化品牌化的过程中,更需要打破常规,充分理解、认知文化,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对接,将现实与梦想连通,使创新文化和原生文化相融合。 SWOT态势分析法为公路文化品牌建设搭建框架指出方向,再结合历史、空间、价值三个维度去挖掘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同时经过创意的加持深化,文化品牌所蕴含的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定位、品牌联想、品牌个性、品牌附加的文化、品牌洋溢的情感等要素便能得到精准把控,制定出来的文化品牌发展规划就更具有指导性、实操性。
│ 如何传播公路文化品牌 │
以优秀案例征服人、以经典故事感动人、以先进人物带动人。
优秀的案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着一个群体的精神取向与价值追求,展现了成功的经验与模式,为他人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当前,交通系统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甘肃公路博物馆、独库公路博物馆、川藏公路博物馆,以及甘肃交通 “八棵树精神”、青岛地铁“畅达幸福”等文化品牌,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力,已然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在全国交通系统树立了标杆地位,被同行业争相模仿学习,从而掀起了交通系统文化品牌创先争优的浪潮。
文化源于历史沉淀,历史成就文化价值。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能够凝练文化内涵,展现文化品牌价值理念和发展方向等内容。好故事展现的是文化自信,能够提高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能浸润、凝聚和引导人心。故事的语言富有动性、情节富有张力、情感更加真诚,营造一层宽广、真挚的表意空间,更易于表达、理解与传播。公路行业的好故事很多,老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新故事有着弘扬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奋发进取、踔厉前行,一个个故事的娓娓道来、口口相传,能不断增加文化品牌的黏性,推动文化品牌外化,让人感受到品牌所承载的发展气象和人文景象。
先进典型人物既是行业精神的传承者,又是行业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聚合了美德与善行的榜样力量,在塑造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发人们的崇德向善之心,能够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带动更多人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每一个行业的先进典型人物既具有各自的行业特色,又具有崇德向善的大爱共性。在交通系统,我们熟知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农凤娟,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何少花,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的陈传香等人,皆为交通行业树立了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去走近她们、了解她们、学习她们。
以文化创意赋能,以文创产品“吸睛”。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核心就是“创造力”。文化创意、文化品牌形象、文创产品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是文化品牌传播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重要形式。
文化创意赋予文化品牌独特的形象气质。文化品牌形象是物质外形和精神价值的完美结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偏向于关注精神内涵、价值取向所包含的更有深层次意蕴的内容。给文化品牌注入高品位的精神内涵,能够引起美好联想,激发人们心底的情感,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与共鸣,使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形象。因此,如何给文化品牌注入高品位的精神内涵,是文化创意的责任所在。
文创产品是文化品牌形象具体化的载体,是文化品牌的延伸。文创产品作为一种将文化、创意和产业相结合的物质形式,以其创意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市场性带给人们独特的体验。文创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标识、一个品牌口号、一个实体物件、一个创意作品,它更是品牌的代表、形象的展现、文化的表达。打造公路文化创意产品,从整体来看,要有独特性、持续性、体系化,内容要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文化内涵、精神特质,并要从各个维度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通过独特的设计风格、精美的产品制作满足人们的 “审美”要求,以这种直观、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去传承公路文化、传播公路精神,能够拉近公路与大众的距离,让公路人在更多人心目中变得可感、可爱、可亲。
以传统媒体为经,以新媒体为纬,推行多样化综合传播。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传播速度和传播力度大大提高,多元化社交媒体为文化品牌提供了更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仅仅利用传统传播方式难以应对新时代的市场变化及文化品牌传播效果的提升,因此,需要充分聚合新媒体渠道和传统推广媒介的力量,结合文化品牌的特殊优势,采用多样化的综合传播策略。传统的传播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是现代传播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其覆盖面、影响力大不如前。而新媒体是一种直观生动的视觉呈现,具有短、平、快的优势,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公路文化品牌传播,要聚焦聚力新媒体,科学运用传统媒体,聚势融合进行立体化、多元化宣传,持续推动品牌向内而生、向外而行,将优秀案例、经典故事、优秀人物推介出来,并通过文创形象展示,塑造传播度广的品牌内涵、认同度高的品牌核心价值、辨识度高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品牌的含金量、影响力,打造公路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文化品牌是公路事业发展征程中指引方向的一面旗帜,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公路文化新质生产力,将公路精神弘扬好,如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中将公路行业品牌力量体现好,这是新时代提出的行业命题。公路人要持续打造、传播优秀的公路文化品牌,传承公路文化因子,赓续公路精神血脉,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凝聚奋进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中国公路》杂志社所有,旗下官方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公路”拥有首发(微信公众平台原创保护标识)权利,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rym@9811.com.cn,其他微信公众号不可开启原创标识,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买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