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简称“交通学院”)揭牌。同济大学融合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新的交通学院。这是学校优化大交通相关学科平台资源、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又一改革探索。

▲来源:同济大学微信公众号
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始终与国家交通发展同频共振,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交通强国战略要求,同济审时度势,谋划交通学科新百年新发展。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成立新的交通学院,旨在发展“大交通”学科体系,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的交通领军人才,打造交通创新高地,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学校在优化学科布局、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方面迈出的又一步伐。期待学院打造未来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车辆载运、高速磁浮、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今年,同济大学交通学科迎来创立110周年,学科现涵盖道路、铁路、航空、磁浮等多种交通方式,已建成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先进载运工具运用、复杂交通系统、交通系统全时主动安全、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智能应用五大优势学科方向,为中国交通领域和各行各业输送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治国英才、学术大师、行业领袖。学校交通人才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为中国交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同济方案”、贡献了“同济力量”。
-买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